學佛很重視“見、修”,即見地與修持/行持,見地為理論依據;修行為實踐,各宗派依循自宗心法口授心傳,如禪宗以心印心,因根器不同便有不少禪門公案出現,西藏密宗隨此之外亦有各種次第的傳規儀軌來作指導方向,這些都是前行大德修行的足跡,後學跟随便可在學佛路途上少走些冤枉路,當中的儀軌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分別,每一種儀軌都有各自獨特的特色,依次第而建立,但都需要配合見地來修行,因此“法”無高低,以次第不同的見地修同一個法才會有不同的現證。
講東講西講玄學, 問升問跌問前程
學佛很重視“見、修”,即見地與修持/行持,見地為理論依據;修行為實踐,各宗派依循自宗心法口授心傳,如禪宗以心印心,因根器不同便有不少禪門公案出現,西藏密宗隨此之外亦有各種次第的傳規儀軌來作指導方向,這些都是前行大德修行的足跡,後學跟随便可在學佛路途上少走些冤枉路,當中的儀軌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分別,每一種儀軌都有各自獨特的特色,依次第而建立,但都需要配合見地來修行,因此“法”無高低,以次第不同的見地修同一個法才會有不同的現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