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空風水中的“陰宅”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後人安居樂業、族群康健,甚者更可發富發貴發人丁,高明的術家若能切合條件更有“寅葬卯發”之說。位處香港飛鵝山的百花林(傳說賴布衣在港點過名穴之一,說能出國君的“花心形”穴地,傳聞不足信),葬了一位偉人的母親,就是國父孫中山的母親楊氏,楊氏殁於19-7-1910,同年下葬,時值上元三運(1904-1923),翌年孫中山歷經九次起義失敗終在10-10-1911在武昌起義成功,有說楊氏並非棺木盛載而用白網包裹的軟葬方式下葬(有術家謂可配合元運坐向更快地吸收地氣來旺及子孫…),話說在百多年前飛鵝山是一座佈滿頑石嶙峋的石山,兇頑惡煞甚厲,山勢頗為陡斜,而正好應合“廉貞”山形星(廉貞如何號獨火、此星得形最高大、高山頂上生嵯峨、傘摺犁頭裂絲破..),孫母墓下葬時為三運申山寅向(坐西南向東北),是水星三碧上山成33震卦(震為起、雷、刑杖、賊、反…)火形山主速,且所葬地點過高幾近山頂(盛極而衰之象),其時四週亂石紛陳更加強了反動力用(相對滿清政府即為反賊),不似現在樹木遍植,因此孫中山革命成功後,革命人士曾多次修葺整頓墓穴四週,以祈鞏固蔭庇力用,可惜仍事與願違,自始至終國父都不能坐正,只是臨時大總統,究其原因是囿於局勢,穴位點高想藉墓穴加速蔭庇之力,卻是早發而先謝,使國父壽不過六十,信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