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七政四餘”中的七政是指日、月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從距離地球最遠開始排列,依次序為土星、木星、火星、太陽(日)、金星、水星、月亮(月)。現代人把一星期分為七天的循環,分别是星期日、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,而中國古代亦有類似排列,以七政為一週,即日、月、火、水、木、金、土,是將各行星名稱以7日循環作分配,這是中國故有的天文文化,現代日本受中國文化影响仍保存下來,這種以七日循環的計算方式在各地有著不同解釋,如古巴比倫尼亞地區以月亮每7日變化的盈虧來計算,舊約聖經中神以6天創造天地,第7日休養生息,易經中的七日來復..等都是以7日作循環的計算,要知曆法是依天文來訂定,若把天體距離次序每4個為一數,便會得出土星→太陽(日)→月亮(月)→火星→水星→木星→金星→土星…的循環順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