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黄裳元吉”出自《周易·坤》卦六五爻辞,是漢族傳統服飾,服飾色彩与形制體現内在德行修养,主要分為上衣下裳,上邊穿著稱衣,下面穿著的為裳;裳即是裙。上衣主要有七種:深衣、裘、袍、衫、襦、襖、半臂,下裳主要是裙和褲,不分男女都如是。黃,是帝王顏色,皇后著黃色的裙,所以後來凡是正妻都會穿著黃色裙;而妾侍只能穿著綠色裙。詩經云:綠衣黃裳,喻地位顛倒;妾侍的衣衫冚住正室條裙,是倫常顛倒, 寵妾滅妻(妾侍要綠色衣綠色裳)。 皇后坐六五爻,是好的,但若皇后有所動作或有自己主意,就像寵妾滅妻般喻意不吉了。古代的禮服,一般要分為上下兩截,即使是相連的長袍,也要有攔腰束帶。自清入關後,漢族婦女不願像滿人那樣穿長袍,而穿衫裙,以示正統,且鄙稱滿族女袍為“旗袍”。